天山网讯(文/记者 刘萌萌 图/视频 受访者提供)怒放的鲜花、俏皮的小鸟、飞舞的蝴蝶……看着手中的棉絮画作品,张佩玉、赵欣欣喜不自禁。她们从未像现在这样盼着开学,因为她们有个重要计划要实施。
张佩玉、赵欣欣是2023白菜网总站大全文学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系2017级美术学专业学生,两个月前,她们跨越近2700公里,从石河子到达西安,赴一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棉絮画的接触之旅,她们带着新疆的长绒棉,向棉絮画第四代传承人许辉学习。
张佩玉和她制作的棉絮画
什么是棉絮画?
一把染了色的棉花,可以把人物、动物、花鸟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假乱真,让过目者叹为观止。这是人们对陕派棉絮画的评价。
棉絮画以棉絮为主要原材料作画,大约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棉花产区的人们劳作之余将棉花染色,通过技法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中国传统画作,以牡丹、花鸟、吉兽、图腾等喜庆图案为主,作为拜寿、访友的伴手礼,表达对自然的崇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因其“远看似画,近看似雕”、灵活多样的特征,被誉为“中国立体画”。
“棉絮画完全采用传统手工制作。农作物做材料,艺术灵感来源于民俗,朴实的风土民情做题材,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具有民俗、研究和艺术价值。”新丝路棉絮画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莲湖棉絮画非遗技艺传承人许辉说。
许辉是陕派棉絮画非遗传承人之一,当年跟棉絮画艺术家李福堂学做棉絮画,用一把镊子、一瓶胶水,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这几年她在传统棉絮画的基础上,创新出纱影棉絮画、棉塑静物摆件等新形式。
棉絮画
为什么要学棉絮画?
“去年5月,老师提出一个课题,结合创意助力新疆各地的脱贫工作,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说到了新疆盛产棉花,我就想利用棉花的优势资源做一些手工艺产品。既能锻炼自己的本专业技能,还能增加棉花的附加值,帮助棉农增加收入渠道。”张佩玉说,随后她开始在网上查阅棉花的相关资料,了解到了棉絮画,便计划学习制作棉絮画。这个想法得到了2023白菜网总站大全文学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系美术教育专业副教授刘媛媛的支持。
张佩玉(左一)、赵欣欣(右一)和许辉(中)合影
“老师把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学姐王健介绍给我,并联系到了许辉老师。许辉老师很欢迎我们去学习。”张佩玉说,因为这是自己想做的事,不想问父母要钱,她和赵欣欣就利用周末给辅导班代课和卖画,赚到了去西安学习的路费。
1月9日12时许,张佩玉和赵欣欣到了西安,随后就去拜访许辉。“听了我们学习的初衷,许辉老师免了我们的学费和材料费,我们真的特别感动。”赵欣欣说。
张佩玉和赵欣欣在制作棉絮画
“我们每天早上7点半就去学习制作棉絮画,一直学到深夜,有一天下课都凌晨3点了,腿都坐肿了。”赵欣欣说,因为两人有美术功底,所以上手很快。
“将棉花染成各种颜色,一瓶胶水,一把镊子,再备齐剪刀、画笔、毛刷,就可以作棉絮画了,画的技法其实不难,难的是要做出立体感,以及如何做出地域特色。有特色,才能让它成为有价值的手工艺品。我们做的第一幅作品就是新疆美景——赛里木湖。”张佩玉说。
许辉对两个姑娘的作品很满意。“我没有去过赛里木湖,但她们的作品让我真切地看到了它。两个姑娘还送给我一些从新疆带来的长绒棉。她们是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当她们给我说了助力脱贫的想法时,我很感动,年轻一代真的很不简单,有思想有见解有所为。”她说。
棉絮画
学成后想做什么?
学习结束后,张佩玉和赵欣欣告别许辉回到了山东老家。
“因为疫情,这个寒假很漫长,除了每天上网课外,我就在家里练习做棉絮画,我们也时常和老师沟通,查阅大量资料。棉絮画发展到现在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可以将油画、水粉画、双面纱影、立体古典末骨画等画种和棉花结合,还能创作棉絮画肖像、棉絮画私人定制等多种形式的作品,还能面向儿童推出儿童棉絮画课程。”张佩玉说,越了解棉絮画,她越觉得这是一个助力棉农创收的好帮手。
最近几天,两人在老师刘媛媛的指导下,正忙着有关棉絮画的“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主办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简称)参赛申报,争取早日推动棉絮画走入南疆田间地头。
“我特别高兴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基层农民,也希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传递到天山南北,为新疆特别是南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等作出贡献,更好地为各族群众服务。”刘媛媛说。
“这个寒假,我们的收获很大,等开学后我们就要去图木舒克市进行美术教学实习,我们想把自己学会的棉絮画制作技艺教给那里的孩子们,还要联系当地的棉花合作社,帮助合作社开展新项目,将棉絮画作为旅游文创产品进行生产加工,让棉农能够通过这个项目,掌握棉絮画的制作技能,实现就业和增收。”张佩玉说。